23日下午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境内发生一起因接听手机导致雷击致死事件。遭遇不幸的是一名18岁的高一男生。昨天上午,笔者接到读者报料后赶往叶县辛店镇辛店村,见到了正在悲痛中的男生家人。据男生的邻居王某介绍,遭遇不幸的高一男生今年18岁,几天前学校放假回家。下午,他和奶奶到村外的地里看玉米。
约5时许,天降大雨,祖孙俩赶紧躲到地头树下。这时,男生的手机铃声响起,他拿出手机接听,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男生被击倒在地,奶奶哭叫着喊人。男生被紧急送到该镇卫生院,但为时已晚。“被雷击后,他的手和胸部变成了炭色。”邻居李先生说。据辛店镇卫生院的毛先生说,下午5时许,患者被送到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患者遭遇雷击,已经没有生命体征。毛先生提醒市民,雨天**不要接打手机。
“打手机遭雷击”无法认定据了解,雷雨天打手机会否遭雷击,专家们持两种不同的观点。赞同的专家认为,手机在开机状态下,电磁波信号很强,是雷电很好的导体,电磁波在潮湿大气中会形成一个导电性磁场,能在大范围内吸引刚形成的闪电导致雷击。还有的专家认为,在雷雨天打手机,手机充当了避雷针的角色,雷电释放出的高电压通过手机几乎可以全部传输到人体上。
持否定观点的专家则认为,如果手机的电磁波会吸引雷电,那么移动通信基站形成的电磁场更大,并且这些基站都分布在空旷和较高的地方,不停地在发射电磁波,更有条件形成导电性磁场,传导雷电;但事实证明,基站受雷击并不常见。打手机是否受雷击的直接因素,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一些传闻中受雷击的当事人和现场都受到了破坏,无法判断是否因雷击造成。虽然目前对打手机是否遭雷击尚无定论,但积极的预防措施还是必备的。
据天津避雷检测了解,在郊区空旷或比较高的地方,由于人打手机时相对位置较高,手机贴在耳朵上,手机的电磁波跟雷电形成一个导电通道,人体成了导电体,雷电的高电压若传到人体上,轻则重伤,重则死亡。而在城市里,这种担心就可以小得多。城市里都装有避雷装置,建筑物的屏蔽也多,电磁波受到屏蔽会大大衰减。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很**,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仅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遭雷击几率也非常小。因此,雷雨天气里,市民身处郊区空旷或高处时,一定不要打手机。
天津避雷检测--个人防雷击,记住这十条: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柴油等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10.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天津避雷检测特别建议:万一发生了不幸的雷击事件,同行者要及时报警求救,同时为伤员或假死者做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